当心这8类药会造成肝损伤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公益中国 https://yyk.99.com.cn/fengtai/68389/jianjie.html

来源医学界临床药学频道

肝损害多发生在治疗开始后的12周内,患者如出现厌食、恶心、上腹部疼痛、尿黄、皮肤或巩膜黄染等症状时,应立即就诊。诱发肝损伤的相关性药物多见于非甾体抗炎药、心血管类药物、抗结核药、抗精神病药、抗生素类、抗肿瘤药物等。在长期应用以下高风险药物时,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

01.非甾体抗炎药物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关节炎顾问委员会指出“肝脏毒性作用是NSAIDs药物具有的一种特性”,并指出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可使1%-10%服用者出现轻度的肝脏损伤。大部分NSAIDs所致肝脏损伤是肝细胞损伤型为主,部分可引起胆汁淤积。表1非甾体抗炎药物引起肝损伤的临床表现

02.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表2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引起肝损伤的临床表现

03.抗结核药物

抗结核药物大多会引起肝损害,如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和吡嗪酰胺均具有潜在的肝毒性。异烟肼和利福平合用时可增加肝毒性的危险,在疗程中应密切随访肝功能。停药指征:

(1)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3倍正常上限值(ULN),出现恶心等症状;

(2)无症状时ALT>5ULN;(3)BIL>1.5ULN和ALT>3ULN或凝血酶原时间>1.5ULN。

04.抗精神病药物

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周期长、剂量大以及联合用药多见,因此易对肝脏产生不同程度的毒性作用。表3抗精神药物引起肝损伤的临床表现

05.抗癫痫药物

常见能引起肝损伤的抗癫痫药物有丙戊酸、苯妥英钠和卡马西平,三者都能不同程度引起转氨酶升高,治疗开始和治疗过程中需要监测肝功能。

06.咪唑类抗真菌药

三唑类是目前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一线药物,代表药物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经胆汁排出,主要毒性为肝毒性。表4咪唑类抗真菌药引起肝损伤的临床表现

07.抗菌药物

此类药物如大环内脂类药物、磺胺类药物、氯霉素、苯唑西林、四环素等均可引起明显的肝损害。

08.抗肿瘤药物

目前抗肿瘤药物引起的肝损伤已占药物性肝病(DILI)的1/5~1/4。常见引起肝脏损伤的抗肿瘤药物有烷化剂、抗代谢类药物、蒽环类及类蒽环类、作用于微血管类药物等。表5抗肿瘤药物引起肝损伤的临床表现目前,药物性肝损害无法进行预判,尽管有肝损的风险,对于某些患者来说,是无奈的选择,如抗结核病治疗。在使用这些有肝损害的药物时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医嘱用药,并且定期做好肝脏的检测,这样才能将风险降到最低。参考文献:[1]孙搏,李晓宇,刘皋林.非甾体抗炎药相关的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志,,23(19):-.[2]吴飞,王星翘,徐元翠,万仲贤,郑良栋.伏立康唑致药物性肝损伤并死亡1例[J].中国药师,,23(03):-.[3]张丽娜,郭卫东.抗肿瘤药物引起的肝损伤[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16(39):29-30+40.[4]赵全凤,符佩姝,马欢,赵粟裕,郭代红,唐敏.伏立康唑所致肝功能损害的主动监测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4(01):43-48.[5]王晓良,黄晶晶,王飚,李华芳.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致肝损害研究进展[J].精神医学杂志,,27(06):-.

精彩推荐

—END—值班丨王丽娜统筹丨王嘉译编辑丨吴文可版权声明本文经授权转自医学界临床药学频道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kjmm.com/yfhl/14043.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